工程,项目,工程管理,项目管理,国际工程,项目经理,房地产,融资,可行性研究,总承包,信息化,代建制,招投标,设计管理,进度,成本,风险,质量,概预算,造价,合同管理,施工组织,监理,工程咨询,保险,劳务,FIDIC,索赔,BOT,PPP,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,关注工程的策划,建设与运营。 工程,项目,工程管理,项目管理,国际工程,项目经理,房地产,融资,可行性研究,总承包,信息化,代建制,招投标,设计管理,进度,成本,风险,质量,概预算,造价,合同管理,施工组织,监理,工程咨询,保险,劳务,FIDIC,索赔,BOT,PPP,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,关注工程的策划,建设与运营。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践
作者:佚名  文章来源:第一论文网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13/12/21 13:07:44  文章录入:web13741  责任编辑:web13741

  摘 要:是针对强夯法的局限和不足之处派生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,继承了强夯法的优点,又有其特点,被广泛应用,有其在沿海地区,使用范围更广。本文结合工程实例,介绍了强夯置换法在城市道路软弱地基加固上的应用,内容包括试验、施工、检测。采用强夯置换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目前正是中国城市建设的大发展时期,可供同类工程参考。

 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,尤其是沿海地区对公路交通有大量需要,并且这些地区一般经济发达,但在我国沿江、沿湖、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广泛分布着软土,在高路堤、大型桥梁,大量的涵洞、通道处,软土都给建筑施工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。如路基的滑移、开裂、路面起伏不平、桥涵通道等人工构造物处的跳车颠簸等。为了处理好地基,保证来往车辆及司乘人员安全、快速、舒适地行驶,沿海地区的公路建设者需要花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和时间,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。下文阐述强夯置换法处理某道路工程软弱地基的工程实践。

  一、工程概况

  某道路路基宽27m,两侧放坡3m,坡脚以外2m,共计宽度约37m。设计车速为60km·h,全长约20km。道路沿线地质条件较差,其中K14~K18路段经过的是养虾池和盐田,路基上部地层为人工堆填土和海相沉积土,含水量大,压缩性大,属于软弱地层,不可作为天然路基,必须对软弱地层进行加固处理,改善地基土的工程特性,达到道路设计的需要,设计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kPa。

  二、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

  根据钻探结果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,道路沿线地层情况自上而下分层描述如下:

  第①层:粉细砂:褐黄色,稍湿,松散,在K18+960段钻孔内相变为中粗砂。场地内分布广泛,厚度1.1~4.60m。第②层:淤泥质细砂:黑褐色,湿一饱和,松散,该层场地内分布广泛,厚度0.6~15.40m。第③层:亚粘土:灰黄色一黄褐色,硬可塑,有铁质浸染,包含铁锰结核和钙质结核,最大钙质结核直径有5cm。

  道路沿线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,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,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.9~1.0m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侧向径流(河水、海水)补给,由蒸发及侧向径流排泄。

  三、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

  本场地为人工堆填土和海相沉积土,含水量大,压缩性大,属于软弱地层,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拟建道路基础持力层;且局部地段地层起伏变化较大,个别达到20%,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,对公路基础的稳定性造成威胁。经充分研究及综合对比,本着安全、经济、快速可行的原则,确定采用强夯置换法处理。强夯置换法具有改善深层地基液化及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作用,处理深度较大,具有强夯密实和深层置换双重功能,强夯置换法的机理是:1)置换作用,强夯形成的密实的碎石墩体置换了同体积地基土;2)挤密作用,在形成密实的夯墩的同时把同体积的地基土挤向四周,挤密了墩体周边的土体;3)振密作用,锤头在夯密墩体的同时,强大的冲击力和振动力通过墩体传向地基土,对地层起到振密作用;4)固结排水作用,密实的碎石墩体,是一个很好的排水通道,地基土孔隙水在挤密震密的作用下,向墩体消散,加快地基土的排水固结。因此从技术可行性因素考虑,应该选择强夯置换地基加固方案。

  四、复合地基设计与计算

  交通规划设计院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kPa,变形模量‰不小于10MPa。

  根据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》:JGJ79—2002有关规定,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,要考虑夯墩间地基土的承载力、夯墩的直径、夯墩的承载力、一个夯墩负担的地基面积,采用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》中的公式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:

  式中:---强夯置换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(kPa);--强夯置换夯墩承载力特征值(kPa);--强夯置换后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(kPa);m--夯墩和墩间土的面积置换率;--夯墩的截面积(m2);A--一个夯墩负担处理面积(m2)。

  根据设计院的施工技术要求,现场施工夯点是按等腰三角形布置,边长4m,高4m,计算:4×4=16(m2),一个夯墩负担处理面积A为16m2(图1)。

  按计算置换率。夯墩平均直径为2.0m;夯墩面积3.14m。置换率m=4。=3.14/16:0.20。

  为了保证正确计算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,

[1] [2] [3]  下一页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